拼音Là Liǎo Cǎo
出处《江苏植药志》
来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。
原形态柳叶蓼,又名:绵毛酸模叶蓼。
一年生草本,高0.5~2.5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,表面有多数紫红色小斑点,被绵毛,节稍膨大。叶互生,有短柄或近乎无柄;叶片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或微波状,上面深绿色,被疏绒毛,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;托鞘膜质,筒状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长2~6厘米;花小,绿白色或粉红色,密生;花被4~5裂,有脉,无腺点;雄蕊通常6枚;子房卵圆形,花柱2歧。瘦果卵圆形,扁平,两侧面中部微凹,褐黑色而光亮,包于宿存的花被内。花期初夏。果期秋季。
生境分部生于近水草地、流水沟中,或阴湿处。分布南北各地。
药理作用辣蓼(品种未鉴定)煎剂20~60%对各种痢疾杆菌于试管内均有抑制作用。新鲜或干燥辣蓼全草的流浸膏或煎剂涂于皮肤,能预防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蚴。
性味辛,温。
功能主治消肿止痛。治肿疡,痢疾腹痛。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治痢疾:辣蓼一把。晒干,浓煎温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江苏药材志》)
备注同属植物辣蓼、水蓼、假长尾蓼和本品的全草,在不同地区均作辣蓼入药。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拼音Là Liǎo Cǎo
别名辣蓼、酸模叶蓼、旱苗蓼、苦蓼大马蓼、白辣蓼
出处出自《江苏植物志》
来源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.var.Sali-cidolium Sibth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采收,晾干。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,高0.5-2.5m。茎直立,多分枝,表面有多数紫色斑点[8u58药材网www.8u58.com],被绵毛,节稍膨大。叶互生;有短柄或几无柄;托叶鞘膜质;叶片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或微波状,上面深绿色,被疏绒毛,下面被灰白色绵毛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,绿白色或粉红色,密生;花被4-5裂,有脉,无腺点;雄蕊通常6枚;花柱2。瘦果卵圆形,扁平,两侧面中部微凹,褐黑色而光亮,包于宿存花被内。花期初夏,果期秋季。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近水草地、流水沟中,或阴湿处。
资源分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。
性状性状鉴别 茎直径约至6mm;表面有紫红色斑点。叶上面中央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,无毛或被稀白色绵毛,下面密被白色绵毛,有腺点;托叶鞘无缘毛。圆锥花序,花密生;花被4裂,有腺点。气微,辛、辣。
以叶多、带花、味辛辣浓烈者为佳。
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①上表皮多列性非腺毛较多,长80-273μm;单细胞非腺毛较少,长约至1120μm,直径约7μm,基部常有一短细胞并生;腺毛较多,头部类圆形或椭圆形,4-15个细胞,直径27-36μm。②下表皮单细胞非腺毛众多,腺毛偶见。③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。
药理作用1.抑菌作用 辣蓼(品种未鉴定)煎剂20-60%对各种痢疾杆菌于试管内均有抑制作用。
2.外用 新鲜或干燥辣蓼全草的流浸膏或煎剂涂于皮肤,能预防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蚴。
性味辛;性温
功能主治解毒;健脾;化湿;活血;截疟。主疮疡肿痛;暑湿腹泻;肠炎痢疾;小儿疳积;跌打伤疼;疟疾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20g。
复方治痢疾:辣蓼一把。晒干,浓煎温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江苏药材志》)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相关推荐:
安息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莲子心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土鳖虫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8u58药材网:www.8u58.com
辣蓼草柳叶蓼,又名绵毛酸模叶蓼。一年生草本,茎直立,多分枝,表面有多数紫红色小斑点,叶互生,披针形,深绿色,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小,绿白色或粉红色,密生;花子房卵圆形,瘦果卵圆形,扁平,期初夏。果期秋季。
1.小曲一般是南方所特有,从晋代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以来,名称繁多,宋代中共有四例。2.其制法大同小异:采用糯米或粳米为原料,先浸泡蓼叶或蛇麻花,或绞取汁。取其汁拌米粉,揉面米团。3.原料:大米、辣蓼草、甘草,桂树叶、桔树叶、扁豆叶、竹叶、田边草(旱莲草)
辣蓼草消肿止痛。治肿疡,痢疾腹痛。艾叶具有温经止血、散寒止痛,会有冲突。
题主好。高原上是有辣蓼生长的。辣蓼是蓼科蓼属植物。在我国南北分布广泛。海拔的区域都有分布。而我们一般把海拔超过500米的广阔区域就称为高原。所以,高原上是有该物种分布的。
垃圾场能做大去吗?不能做,回答完毕。
应该是都可以的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的吧